论《马桥词典》中韩少功包容的文化心态[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马桥词典》包含着作者难能可贵的包容文化心态,丰富了整部著作的可读性和阐释性。此论文即从《马桥词典》中包容文化心态着眼,主要从包容的文化心态在著作中的体现和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原因两方面进行重点论述,试着进一步了解这部著作丰富的文学价值,也试图进一步窥得作者的风采神姿,读懂一个更真实的韩少功。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韩少功 《马桥词典》 文化心态 包容
  《马桥词典》是韩少功在沉寂良久后抛出来的一部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小说,有学者指出:“《马桥词典》是一本好看的书,一本奇书。它是独一无二的。它有点儿‘狠’,也有点儿‘怪气’。”而它的“奇”,它的“独一无二”,它的“怪气”,论者以为,很大程度来源于作者包容的文化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大气且宽容的文化心态给予了这部著作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丰富了整部著作的可读性和阐释性。
  一、包容的文化观在著作中的体现
  作者包容大气的文化心态表现在著作的创作上就是打破惯有的创作措施,绝不迷信标准和规范,力图用包容的心态、宽容的眼光来提升创作技能、突破创作桎梏。正是在这种宽容并包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观念的指引下,《马桥词典》才具有如此巨大的丰富性。这种文化心态尽管沉潜于文本背后,但仍然有迹可循,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小说的结构和布局上。韩少功绝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作家,他能用他包容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观来引导自己打破常规,冲出瓶颈,首先体现在《马桥词典》中的便是小说格式和布局的变革。众所周知,《马桥词典》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文体“格式的特别”,这是一部以词条为单位组织而成的“词典”体小说,它突破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外壳,采用的是块面代替线性的非传统的小说结构方式{1}。此外,全文由115个词条组成,煞有介事地按照词典的编撰措施来排列,每一个词条背后皆可以引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事便在词条的连缀下组合成了一部别样的小说。
  而在小说的布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即作者描述的大部分词条,在结尾处,无一不是戛然而止。那些长长短短的条目,在结尾处说掐就掐,说断就断,分明给人一种欲言又止且又很有力量的感觉。{2}比如小说中对于“三月三”的词条,描述的是马桥的一种对于准备农事的风俗,在前面描写了农历三月三这天人们是怎样度过的内容后,在结尾处却突兀地写上一句:“三月三是刀刃上空气的颤动。”结尾处的果断和有力,任何读者都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此外,人物的出场也很特别,没有什么铺垫,通常是直接出现在小说中,那么轻描淡写又那么悄无声息,好像读者天然就识得这些人似的,比如“复查”“希大杆子”等人皆是以这种方式出场。这种迥异于常人的独特文风,或许可以在小说“编撰者序”中作者的一句说明而得到合理的解答,作者称其“行文不那么合乎辞书的传统体例”{3},那这种不合乎传统体例的创作措施,不正是一种打破陈规后的包容的文化心态的表现吗?
  2. 题材内容的选择上。整部《马桥词典》描写的是地处湖南省汨罗江畔一个名叫马桥弓的小村庄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那些被遗忘在乡野田间的古老风俗和传说都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在韩少功眼中,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人生存的本质正是蕴藏在这些天远地偏的小村庄、普普通通的劳动民众以及奇幻瑰丽的民间风俗中的。
  故我们可以看到,活跃在故事中的是那些平凡朴素、有着劳动人民优点更有着根深蒂固的缺点的普通人,韩语论文范文,比如吝啬爱贪便宜却又心地善良的兆青,比如背着丈夫偷情却又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的铁香,又比如好吃懒做却又有自己做人节操的流浪汉马鸣,等等,在这一个个毫不起眼的底层农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他们是包容的,是饱含同情与理解的。同样,作者还把笔触伸向了那些被通常认为是迷信愚昧的农村风俗和禁忌之中,比如马桥的地是“公地”,在播种时必须要女人来“臊”地以保证来年的丰收,比如对不忠不孝不贞不义之人在其死后必须采用伏面朝下,背上钉九颗铁钉来保证其灵魂锁在阴间而不得投胎来祸害阳世,诸如此类常人看来可笑落后的风俗和禁忌皆纷纷成为韩少功笔下瑰丽而又神秘的所在。关于作者来说,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每一个事物的背后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意义,故他总能以包容的心态,不厌其烦地去探析马桥这个“边缘”小世界中的价值和奥秘。
  3. 蕴含在小说中的思想感情及价值判断。除了小说的格式布局以及题材内容的选择,能更好地体现作者包容的文化心态的是蕴含在小说中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判断,特别是表现在他对事物判断不确定的心态上。对那些看似落后愚昧的事件和人物,他既不进一步肯定那些神秘人事的真实性,又不简单地对之进行批判和否定,只用客观冷静的笔调来浅浅淡淡地向读者叙述。比如在“火焰”这一词条中,马桥人认为人在“火焰”低的时候会见到鬼,作者一开始觉得荒唐可笑,然而经过一番略论后又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人和人是不可能一样的”,最后干脆抛出这样一番话来:“如果我不能提高多数马桥人的火焰,我想,我也没理由剥夺他们梦幻的权利。”作者不明确说明“火焰”的真实与否,只把深深的思索留给了我们,而我们明显感到的是,作者并不是把这样一个非此即彼的难题抛给读者,而是想让我们从这个故事背后去思考更深刻的东西,或许这才是他本来的目的。类似于这种“栀子花,茉莉花”式的暧昧、不确定的态度在文中还有很多,这不仅体现了他文学风格上的审美追求,还体现了他对文化兼容并包的态度,也在著作的解读上,为读者留下了一大段独立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
  二、包容的文化心态形成的原因
  韩少功包容的文化心态给他的著作注入了一股大气蓬勃的力量,在平淡朴实的小说话语背后,蕴藏的是韩少功对文学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的真实体验,也因其宽容并济的文化观让他的著作有了更大的阐释可能和阅读价值。作者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1. 中国传统文化的沁润和宽容且超然的世界观。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睿智型学者,韩少功肯定注意到了在生活中如果一味用西方独断专行的科学思维方式和逻辑评判标准来看待一切事物是十分不明智的,故他由年轻时的单纯急进慢慢变得宽容平和,这种变化,无疑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沁润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重整合、主收敛,中国人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中养成了静守的心态,力求德行陪天,求天人合一。{4}这种静守、平和的心态让中国人少了偏执和唯我独尊的霸气,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包容和理解。而韩少功对佛学多年的潜心探讨,更让他的文化观念乃至文化心态变得包容和平和。佛学“六和敬法”中“利和同均”“戒和同修”“见和同解”等思想,目标是一个“和”,要求人们要与他人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言论、观点,这显然是一种尊重与包容异己的宽容精神。韩少功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沁润下,才有了平易近人、真诚宽怀、超然豁达的品格;而他著作中那种超越有限现实环境的视野,那种不急着做判断下定义的宽容,那种无拘无束的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别致写法,正是他超凡脱俗的人生修炼的结果。{5}   韩少功包容的文化心态还取决于其宽容且超然的世界观。他的视野是广阔的,在面对世界的任何人事时,韩语论文范文,他内心都对他们有尊重的前提,他能超越个人利害关系,目光不仅仅只局限于单个的某人某物,不仅仅批判它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更能看到它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他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知道现实世界有很多丑恶,也知道人生有许多缺陷,但他并没有陷入绝望和虚无{6},而是始终以宽容、博大的心胸来看待这一切,由此可以看到,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引下,他的文化心态也是包容的,正如在《马桥词典》中我们看到的那样,在所谓藏污纳垢的民间的生存环境下,孕育了最灵动而又真实的生命力。
  2. 连怀疑也怀疑的文化态度。蒋子丹曾在《韩少功印象》一文中指出,韩少功是一个怀疑论者,甚至连怀疑也怀疑。而读了韩少功的著作,特别是《马桥词典》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怀疑”确实是韩少功包容的文化心态中的一大特色。韩少功在他创作之初,大多发表的是针对国家、社会、人民的著作,而真正代表了他个人特色的是1985年以后创作的一系列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的著作,而这,正是韩少功文化心态由单一转入包容的一个最好例证。无疑,在扎根于我国丰富的文化土壤的同时,他也注意到了现代西方文化发展史中,神秘主义思潮的回归和发展,比如尼采的唯意志论、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略论学说、美特林克和叶芝的神秘主义诗学等等,但韩少功绝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学者,“他既不相信任何终极真理,也不信仰决定论”{7}。他在怀疑之后并不只是一味否定或抵触,而是吸取其中他认可的合理的部分,博采众长,形成独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观,故其著作中体现出的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和文化追求。于是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科学理性和神秘思维的对抗和纠缠,会看到两个作者的对话和博弈” {8},这正是他包容的文化观和怀疑的文化心态的体现。
  ① 邹言九:《自障偏有自彰之效――韩少功〈马桥词典〉的间离艺术谈》,《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
  ② 韩少功、崔卫平:《对于〈马桥词典〉的对话》,《作家杂志》2017年第4期。
  ③ 韩少功:《马桥词典・序》,作家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④⑦ 王建刚:《不确定性:对韩少功文化心态的追踪》,《理论与创作》1998年第2期。
  ⑤⑥ 陈剑晖:《智慧的独语――对于韩少功随笔的札记》,《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6期。
  ⑧ 张喜军:《一个宽阔而神秘的世界――简论韩少功小说中的神秘叙事》,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第9页。
  作 者:姜碧佳,西南大学文学院2017级硕士探讨生,探讨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