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乃生命哲学问题。主张将揭示人类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作为全部探讨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全部认识与实践活动,特别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再由人的生命存在的全部活动推及人类的历史与文化,以至人与周围世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由此可见,生命意识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古老且又重大的问题,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其审美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生境界皆受此作用,还会在某些情况之下发挥决定性影响。文学是人学,文学本身通常是对当时人的生命状态的形象把握,是人们生命活动的艺术呈现形式。正是由于文学和生命的关系密不可分性...
生命意识乃生命哲学问题。主张将揭示人类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作为全部探讨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全部认识与实践活动,特别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再由人的生命存在的全部活动推及人类的历史与文化,以至人与周围世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由此可见,生命意识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古老且又重大的问题,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其审美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生境界皆受此作用,还会在某些情况之下发挥决定性影响。文学是人学,文学本身通常是对当时人的生命状态的形象把握,是人们生命活动的艺术呈现形式。正是由于文学和生命的关系密不可分性,才使文学因与生命哲学的相互联系而具有了人学的深度;生命哲学则因为文学的艺术表现而具有了审美价值。文学与哲学互相阐发,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产生跨越,实现永恒。 本论文从生命哲学角度,在整体观照韩国古代诗歌体裁中的生命意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高丽时期和朝鲜朝时期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除汉文诗和国文诗外,还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巫歌、乡歌、翰林别曲、时调、歌辞等进行集中探寻。以诗歌文本为中心主要采用的是主题学探讨措施,是因为诗歌文学的主题探讨离不开特定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像忠君报国这种社会层面上的生命意识的高扬,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语境封建君主的存在一样,它的形成和演绎过程也就是由这些社会语境、文化传承的历史形成过程。而文化传承直接作用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形成,从最深层根源上制约这些诗歌的主题意向,故从传统文化儒家、释家、道家的生命观切入去理解韩国古代诗歌生命主题,也应是一个好的视角。而生命意识乃是心理的问题,不能不涉及到一般心理学的问题。特别是其深层次的无意识的层面的心理略论,不能不涉及到现代心理学乃至精神略论学问题。所以在进行主题学探讨的同时,采用了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探讨视角和措施。总之,本论文阐释学、主题学、生命美学、生死哲学、心理学等探讨视角和措施互相阐释,采取了综合的多维的探讨视角和措施。 综观有关本课题的探讨的相关状况,发现以往的探讨成果多侧重于死亡意识的探讨,没有涉及到生命意识的其它方面,且体裁局限,多局限于以时调为主的单一类型。探讨还没能超出单方面、个案式的探讨,不够全面不成体系。本文立足于生命哲学的视角,力求进行系统全面和较有深度的韩国古代诗歌著作的生命意识探析,当前尚属首例。 生命意识作为一个宽泛的概念,囊括着许多内容。本论文拟要探索的首先是生死意识。人生始于生,终于死,无论是谁,总要面对,生死问题乃是人生最本然的问题。故将出生意识和死亡意识作为主要关注点,由此引发出其他人生问题。生与死是生命的一体两面,韩语论文题目,生中蕴含着死,而死中亦蕴含着生,即生死互渗。在出生意识里主要探索以乐生意识为中心的生殖崇拜、诞生意识、乐生意识;在死亡意识里主要探索生命凋谢之可哀、生命老化之可叹和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之生命价值抉择与境界。然而,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这正是我们需要直面的人生本真面貌。如果面对不好或无法面对,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人生困顿且无法解除,所谓佛家所说的爱憎会别离苦。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群居社会性动物,追求厮守、团圆、合合乐乐,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离情别绪自然如影随行。离情别绪在某些时候本是负能量的生命意识,却在某些时候也能转化为相思相求、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等正能量的生命意识。于是在生命过程中形成着二种不同的的生命态度:即一寸光荫一寸金的珍惜生命的积极人生态度和此一时、彼一时稀里湖涂地过一生的消极人生态度。而在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语境下,前者一般表现出再接再励、不断进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生志向;忠君报国、愤世嫉俗、忧国忧民;走“学而优则仕”之路;追求“达者兼济天下,退者独善其身”的人生境界。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者则表现出现实主义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纵情享乐,避世逍遥的人生态度。而人活一世,实属不易,个体生命在感受其独特性的同时,也同时感受到了一份孤单。人生在世,得一知己难矣,得一知己足矣,于是形成生命意识中的孤独情结。加之,世途艰辛,不遇之苦,求荣求达一场空,宦海朝夕沉浮。坎坷的人生路与历史时代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形成了历史感怀情结。当人生困顿无法解除之时,则寻求精神超脱,便衍生诗歌中的审美超脱问题。朴素自然的善恶报应、儒家的三不朽与天人合一境界、佛家的淡定境界、道家的别有洞天境界引导着人们超越着现实的生活困境。最后本文则从自然意象中的季节意象出发,来感受自然四季与人生四季的意象连接;将人置身于天人物我的关系之中,感受无限的生命之美。社会意象中探寻韩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对屈原、李白、杜甫与陶渊明等中国文化大家的惺惺相惜与理想人格的崇拜;文化意象观照古代文人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生命意象之表达,并从中获得启示与滋养。整篇论文乐生意识和安死意识遥遥相望,中间穿插人生境遇中的种种生命情结,由此形成一条贯穿整个人生的生命意识之流,徜徉其中,借古喻今,回归生命本真,反身而诚,感受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与生命力量。 通过对韩国古代诗歌的探寻发现,人类对生命的省思作为永恒的主题一直贯穿于文学著作中,提醒我们在关注诗歌文本的同时,更应关注到了诗歌背后鲜活的生命与灵魂。本文在探析之中发现:其一,朝鲜古代诗歌中凝结着丰富生命意识。不仅有对人的实体性生理性生命的认知,也有对人际关系性、血缘亲缘性生命的感悟,更有对超越生死的精神性生命的向往。其二,韩国古代诗歌中呈现先民乐生抗死的诗意生活方式。韩国古代诗歌中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诗人以诗歌的形式传达了生命的自由、美好、价值和真谛,诠释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启发我们不断去探究和关注生命的惊喜和欢畅、理想和追求、苦痛和艰辛,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体悟生命,实现价值。这正是韩国诗歌生命意识探讨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其三,韩国古代诗歌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诗歌中凸出韩国民族的天人合一、万物有灵,极具东方特色的哲学观;彰显出韩国民族活泼多情,对生命本体的真挚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生命品质,其诗歌意象表现出顽强、坚韧的民族性格,激发人们超越现实的困顿,追求幸福的生活品质,逐渐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内化为一种民族自强不息、刚健强韧的精神,韩语论文题目,还会由古至今的激发着韩国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