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冯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山东地区著名的科举望族之一,自明朝正德至清朝康熙二百余年间,冯氏家族科甲蝉联,闻人辈出,连续七代人中代有进士,其家族成员仕途显赫,免费韩语论文,有八人在正史中有传,是明末清初盛极一时的名门望族。不仅如此,冯氏家族还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闻名遐迩。几百年间,冯氏祖孙绵延,家学相继,形成了深厚的家学积淀,前后七代,有一定文学成就者不下十余人,其诗文集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四人。冯氏文学世家蜚声文坛,对明末清初文学产生了较大作用,学者称之为“北海世家”。受家世作用,冯氏后人除在科举、文学上成就斐然,在其他领域也多有建树。其后世...
临朐冯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山东地区著名的科举望族之一,自明朝正德至清朝康熙二百余年间,冯氏家族科甲蝉联,闻人辈出,连续七代人中代有进士,其家族成员仕途显赫,有八人在正史中有传,是明末清初盛极一时的名门望族。不仅如此,冯氏家族还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闻名遐迩。几百年间,冯氏祖孙绵延,家学相继,形成了深厚的家学积淀,前后七代,有一定文学成就者不下十余人,其诗文集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四人。冯氏文学世家蜚声文坛,对明末清初文学产生了较大作用,学者称之为“北海世家”。受家世作用,冯氏后人除在科举、文学上成就斐然,在其他领域也多有建树。其后世子孙,遍布国内及韩国等地。韩国冯氏十七世冯荣燮所著《冯氏大同谱》对此多有记载。 论文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继承前人的探讨成果,第一次从家族史的角度对冯氏家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力求通过对冯氏家族及家族文化的探讨,透视整个明清时期仕宦望族的内在发展机制、生存状态、价值取向及与区域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寻找地方史和文化史探讨的契合点,寻找一个社会历史学的观察视角。论文正文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讨了临朐冯氏家族的族源、迁徙情况,以及在迁徙过程中出现的几个主要支系。冯氏家族祖籍临朐,后于洪武初年迁到辽东广宁,嘉靖年间重返临朐,后来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又分化出昌乐冯氏、沂水冯氏、韩国冯氏等几个较为著名的支系。附《韩国冯氏简明世系表》和《临朐冯氏主要房支世系表》。 第二部分从冯氏家族崛起的时代背景和手段入手,揭示了冯氏家族发展的全过程。临朐冯氏以科举崛起,并凭借这一手段走上家族振兴的道路。冯裕进士及第,奠定了冯氏家族望族的雏形;“临朐四冯”道德文章并重,文学事功并举,使冯氏家族名声鹊起,初步形成望族规模;冯子履、冯子咸、冯琦、冯瑗等人在家族内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冯氏家族达到鼎盛;明清易代,冯氏家族成员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或反清复明,或隐居不出,或入清廷为官,冯氏家族进入分化期;康熙之后,冯氏家族进入衰落期;近现代,冯氏医学世家崛起,冯氏家族进入复兴期。 第三部分重点讲述冯氏家族的家学。作为一个蜚声海内外的文化世家,冯氏家族在诗歌、散曲、杂剧、理学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家族特色。文中重点讲述了冯氏家族吟咏真性情的文学观、冯惟敏的儒道观与其散曲创作及冯子咸的理学思想。 第四部分从祠堂、族田、祭祀、家谱几个方面对冯氏家族的家族组织作了初步研讨。家族组织的完善是明清临朐冯氏家族兴盛的重要表现及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冯子咸致力于家族建设,首先提出建立祠堂,并制定了详细的祭祀礼仪,冯琦发起倡议,在两人的努力下,冯氏祠堂得以建立。冯氏家谱最先以《世录》的形式出现,韩语论文,直到道光二十八年(1848),才以谱录的形式出现。从道光二十八年到1962年,冯氏家族四次修谱。冯氏家族中,《冯氏世录》、《冯氏家乘》和《冯氏世谱》共同扮演了家谱的角色。 第五部分研讨临朐冯氏家风的内容及其成因。明清二百余年间,临朐冯氏不仅科甲蝉联,仕途通达,在文化方面也颇有建树。临朐冯氏之所以有此盛况,与其代代相传的家风有莫大关系,研讨其家风内容和成因借以揭示冯氏家族的内在发展机制,加深对整个冯氏家族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