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企业作为现代公司的主要形式,其稳定发展与国家的竞争力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平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企业治理模式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关于理想的企业治理模式,在学界存在着很多理论和学说,西方发达国家也有比较成熟的模式,但是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政治体制、法学体制,都制约了对现有理论及现有成熟模式的“拿来主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治理理论的剖析、对国外模式的介绍,结合韩中两国股权结构的情况,以寻找理想的治理模式。<br>
本文共分三部分。<br>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对于企业治理的内涵及...
股份有限企业作为现代公司的主要形式,其稳定发展与国家的竞争力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平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企业治理模式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关于理想的企业治理模式,在学界存在着很多理论和学说,西方发达国家也有比较成熟的模式,但是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政治体制、法学体制,都制约了对现有理论及现有成熟模式的“拿来主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治理理论的剖析、对国外模式的介绍,结合韩中两国股权结构的情况,以寻找理想的治理模式。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对于企业治理的内涵及其形成背景,对具有代表性的各国企业治理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股权结构与企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略论。股权结构是企业治理机制的基础,股权结构决定着企业的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大股东身份、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进而对企业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效用有较大作用。因此,可以说股权结构决定了企业治理的基本准则,决定了不同环境下企业治理要实现的目标。
第二部分,笔者首先略论韩国的股权结构的特点和其形成背景。韩国股权结构属于高度集中型,其产业结构主要以公司集团为主导,这一现象使得韩国的企业治理独具特色。与其他工业国家的企业治理体制相比,韩国企业治理的特征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充分集中在公司集团的创业者及其家族手中。以集团为主的大企业一直是韩国经济的支柱,控制着韩国的经济命脉。可以说,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以集团为主的韩国大企业的扩张与成长的过程;同样,韩国所爆发的金融危机,也是这些大企业在扩张与成长过程中的危机。另外,笔者还对韩国家族治理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中的原因以及金融危机后韩国企业治理的变革这两方面进行了研讨。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韩国企业政府控制下的家族治理、集团型治理模式的失败,同时也拉开了韩国企业治理的改革序幕。韩国的企业治理模式开始朝着由市场引导下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方向转变。在以家族集团公司为主的集中股权结构下,韩国面临着如何有效的监督控制股东、如何维持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等诸多问题。为了有效地监督控制股东,韩国在金融危机前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方法。近年来韩国企业治理改革引入外部监事,限制大股东对监事的控制力,促使监督机关客观化和专门化。这一强化监督机关职能的变革,使韩国企业监督机制的结构变得更加合理。笔者认为,考虑到韩国企业治理中的集中股权结构这一近况,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促进企业监督机关的中立化和客观化,将依然是韩国企业治理的改革方向。
第三部分,首先略论了中国股权结构的近况和其特点。通过各类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绝大多数上市企业同时存在可以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和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现象,这种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现象就被称为股权分置,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形成合理的股票定价机制;作用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大股东不关心上市企业的股价变动,流通股股东“用脚投票”形不成对上市企业的有效约束,使企业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制约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2017年中国实现了股权分置改革,充分体现了市场化、尊重多样化的准则。股权分置改革还对疏导股票市场的功能实现机制和提升市场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为了更优化股权结构,在股权分置改革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略论和探讨。
从2017年修正的中国新《企业法》上看,企业理念更加开明。不论是在立法理念还是立法技术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笔者认为就像韩国制定商法时忽略了股权结构上的矛盾一样,中国虽然在企业法修改时补充增加了不少新制度和规定,但能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还不能确定。由于企业治理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历史、文化、法学和经济等宏观方面的作用,因此单纯地引进某些新制度,不可能短期内将所有问题解决。不过笔者相信,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方法,使得在中国上市企业的结构矛盾逐步减少,企业治理得到逐步的完善。
最后,笔者希望韩中两国在完善企业治理过程中,先略论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再去探讨更符合各自宏观、微观环境和发展目标的模式。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 ,韩语论文题目,韩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