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新闻报道语篇的意图及判断[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一、引言

  荷兰语言学家van Dijk(1977:95)认为语篇连贯表现为两个层次上的连贯性:“微观结构”上的连贯,即微观连贯,和“宏观结构”上的连贯,即宏观连贯,而这里的“宏观结构”指的宏观语义结构。但是,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语篇作为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样具有言语行为的性质,也就是说,语篇和句子一样,既有内容的一面,也有意图的一面。因此,语篇的宏观结构就应该既包括宏观语义结构,也包括宏观语用结构,即语篇意图。我们在构建语篇的宏观连贯时,就不能只构建宏观语义结构,而且还要识解出整个语篇的意图,这样才能彻底解读语篇。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不只要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还应该含有丰富的潜信息,具有一定的观点倾向性,而这一“倾向性”便是作者隐藏的写作意图,读者只有识解出这一语篇意图才能真正理解整个新闻报道。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揭示语篇意图在语篇宏观连贯以及语篇理解中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讨了新闻报道这一语篇类型的语篇意图及其识解过程。

  二、语篇意图———语篇宏观连贯的组成部分、语篇理解的最高境界

  篇章的交际意图探讨属于篇章语用学的范畴,它是在行为理论引入到篇章探讨的前提下提出来的。行为理论认为,由语言实现的行为,即言语行为,是交际行为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人类社交行为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篇章作为人类社交行为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涉及到的是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部分。人们逐渐认识到,篇章不仅仅是具有自身结构的孤立个体,而更是语言的具体使用形式,是在一定交际语境 中 用 以 完 成 某 种 交 际 目 的 的 行 为。德 国 学 者Heinemann(1982:219)曾指出:“篇章以及篇章的句法和语义结构已不再构成篇章语言学描写的出发点,而应是奠定篇章基础的交际活动。……篇章不再作为成品而只对其句法和(或)语义进行探讨,而是作为行为要素,作为实现说话人具体的交际性和社会性意图的工具。”篇章语言学不应该仅局限在对语言结构的描述上,而是应该略论篇章在交际语境中所要实现的交际目的和功能。以交际———语用为取向的篇章语用学的理论认为:篇章作为主题、符号和意图的综合体是为实现一定的交际功能而服务的。从根本上来说,篇章的意图决定了篇章的属性,篇章的生产源于意图性的存在,没有意图就没有生产篇章的必要。
  专门探讨新闻媒体语言的德国语言学家Lüger提出将语篇的意图(Textintention)作为区分不同语篇种类的标准。
  Lüger的意图模式建立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他认为,任何语言表达,不管是简单的句子,还是复杂的语篇,同时都有意图的一面和内容的一面。
  其观点如下图所示(Lüger,1995:51):

  

  Lüger探讨的重点是社会规约所决定的意图,是人们约 定 俗 成 的 意 图,是 划 分 语 篇 类 型 的 标 准。 他(1995:58-59)认为不同的接受群体可能从同一语篇中领会到不同的语篇意图,因此,应该将语篇意图分为两种:一种是标准意图(Standardintentionen),它是不同的接受群体都能领会到的意图;另一种是更深层次的意图(weiterführende Intentionen),它可根据不同的描述目的或多或少地将大的关联因素包括进去,如某一语篇生产者的立场、某一媒体的观点倾向等。然而,Lüger(1995:53-64)认为语篇分类的标准不是标准意图,而是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的语篇和情景因素逐步普遍 化 和 抽 象 化 而 推 导 出 的 “基 本 意 图 ”(Grundintention)或 “意图类型”(Intentionstyp)。他(1995:66-76)按照语篇的基本意图将报刊语篇分为五种语篇类型(Textklassen):强调信息类语篇(如:简讯、消息、报道、通讯)、强调观点类语篇(如:社论、评论、专栏评论和讽刺性短评)、请求类语篇(如:有些读者来信和访谈)、指示—指令类语篇(如:使用、加工及安装指南)和联系类语篇(如:报纸首页、语篇的标题、副标题及导语)。
  根据Lüger的语篇意图模式,语篇具有“两面性”,即意图的一面和内容的一面。
  Lüger所说的“语篇命题”、“语篇主题”或“语篇内容”指的是语篇宏观层面的内容,其实就是van Dijk所说的“宏观结构”,因为后者(1980:45)曾指出,宏观结构必须要澄清的一个概念是语篇的主题或谈话的主题。宏观规则是对主题推导过程的形式重构,而一个语篇的主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宏观结构或宏观结构的一部分。而与之相对应的“意图的一面”,也就是“语篇言外行为”、“语篇功能”或“语篇意图”,指的也是宏观层面的意图,即整个语篇的意图。
  van Dijk(1977:95)认为,语篇连贯表现为两个层次上的连贯性:“微观结构”上的连贯,即微观连贯,和“宏观结构”上的连贯,即宏观连贯,而这里的“宏观结构”指的宏观语义结构。但是,由于语篇具有“两面性”,我们在构建语篇的宏观连贯时,就不能只构建内容层面的宏观结构,即宏观语义结构,而且还要识解出整个语篇的意图,这样才能彻底解读语篇。
  但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语篇解读至关重要的 是Lüger所说的“更深层次的意图”,而不是“基本意图”。
  既然语篇的基本意图是社会规约所决定的意图,是不同接受群体都能识别的意图,是划分语篇类型的标准,它就应该是最容易识别出的语篇意图。这点尤其适用于报刊语篇,因为报刊语篇的类型一般都有明确的标注。例如:当我们看到简讯这一语篇类型时,即使没有阅读该语篇我们也可以知道其语篇的基本意图是传递信息。我们要想透彻地理解某一语篇,德语论文,只知道其基本意图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或者说语篇生产者的“真正意图”或“隐藏意图”,如语篇生产者的立场等。只有领会了语篇生产者的这一意图,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语篇主题,才能在宏观层面上对整个语篇有更透彻的理解,把握住整个语篇的主旨,这也是语篇理解的最高境界,因此领会这一意图是构建最高层次语篇宏观连贯的关键。

  三、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

  根据Lüger的语篇意图模式,新闻报道应该属于“强调信息类语篇”,因此,该类语篇的基本意图应该是“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事实上,如果语篇接受者只知道这一意图并不代表他真正领会了语篇生产者的真实意图,也不能证明他真正理解了这一报道。语篇的“更深层次的意图”和“隐藏意图”才是把握语篇主旨和构建语篇宏观连贯的关键所在。那么新闻报道的更深层次意图又是什么呢?
  古代学者王夫之在《周易外传·易系辞下传》中指出,凡文章均有“言”、“象”、“意”、“道”几层意思。按照系统的观点,新闻著作是一个多层次的传输系统,新闻信息在新闻著作的传输系统中也有“言”、“象”、“意”、“道”四个基本层次。喻国明曾对新闻著作中的这四个基本层次过自己的见解:“言”指新闻语言;“象”指新闻事实;“意”指传播主体对新闻事实的看法或倾向性;“道”指新闻著作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和所反映的传播主体的世界观。一篇新闻著作的信息量是否大,就看它在“言”、“象”、“意”、“道”四个层次上是否层层丰满。(李元授、白丁,2001:362)上文所说的“意”、“道”两个层次上的信息其实就是潜在的信息,简称潜信息。所谓潜信息,是指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对受众起情感影响、表现某种事理或倾向性的信息。美国学者赫伯特·甘斯在《确立新闻的决定因素》的着作中认为新闻背后还有要表达的信息,即潜信息,并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他写道:“新闻报道不只要公断现实的事件,还要有价值标准。它的陈述均有倾向性。这样,就使人们有可能从新闻背后看出一幅它所要显示的国家的社会面貌的图画。”(李元授、白丁,2001:364)“新闻背后”的这种潜信息是蕴含于新闻事实的选择、叙述和编排之中的某种事理、情感或倾向性。我们略论新闻著作信息量,不仅要重视叙事部分“告之以事”的信息,还要重视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潜信息。
  事实上,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应该含有丰富的潜信息,不只要反映动态,更要善于抓问题,要善于在问题报道中显示出倾向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反映动态上,就等于把揭示的力度和表现的厚度及群众的关注度舍弃了,把自己的功能削弱了。新闻报道在反映问题时,应时刻不能忘记新闻的引导影响,因此,要把反映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体现出倾向性。(廖永亮,2004:251)而这种倾向性由于受到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制约常常被隐藏起来,因此,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便是新闻报道的“隐藏意图”,或者说“更深层次的意图”,是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要想领会一篇新闻报道的真正意图,必须首先识解其中的含有作者倾向性的潜信息。

  四、新闻报道语篇意图的识解那么如何识解

  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 呢?根 据Sperber/Wilson的明示———推理模式,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前者与说话人有关,后者则与听话人有关。从说话人的角度而言,交际就是一个明示过程;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必须生成一定的话语,并通过该话语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并让对方获取该意图,这就是一个明示过程。“明示”就是说话人向对方明确显示自己有明确表示某种意图的一种行为。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明示语义信息(即字面意义)去推导对方的交际意图。(Sperber/Wilson,1986)虽然Sperber和Wilson的明示———推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对话”这种交际形式而提出的,但它同样适用于语篇的交际意图略论。语篇生产者通过明示自己的信息意图为语篇接受者提供了推理语篇意图的依据,即语篇接受者可以根据语篇提供的明示信息来推导语篇的交际意图。
  Brinker(2001:96)也曾指出,“语篇接受者是否能够判断出隐蔽的意图要依赖于语篇中是否具有相关的指示手段,与类似语篇的比较能否提供相应的支持,以及语篇接受者是否掌握对于生产者或所描述事实的额外信息。”“与类似语篇的比较”以及“掌握对于生产者或所描述事实的额外信息”关于多数读者来说是过高的要求,由于时间限制,不是每个读者都有时间去阅读类似的文章,由于文化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不是每个读者都能掌握对于生产者或所描述事实的额外信息。因此,根据语篇中的指示手段来判断语篇意图是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既然根据语篇中的指示手段我们可以识解出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那么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标记语篇意图的指示手段有哪些,如果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就会大大提高识解语篇意图的效率。由于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新闻媒体表达语篇意图的方式和习惯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只介绍几种最常见的语篇意图指示手段。

  1.新闻报道的“评价”范畴

  根据van Dijk的新闻报道超结构理论,新闻报道的“评价”范畴包括“口头反应”和“结论”两个次范畴,而“结论”又是由“预测”和“评价”组成的。“口头反应”是指邀请重要的参与人或显要的政治人物的评论;“预测”阐述新闻事件可能产生的政治后果或其它方面的后果,甚至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评价”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价值或意义做出评价。(托伊恩·A.梵·迪克,2003:57)总之,“口头反应”是作者借别人之口自己的看法,“评价”是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作者的观点,而“预测”中也常常隐藏着作者的观点,因此,“评价”是新闻报道超结构中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范畴,也是读者识解语篇意图最有力的依据。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根据“评价”范畴识解语篇意图的过程。
  如上所述,“口头反应”是指重要的参与人或显要的政治人物的评论。作者想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评论的客观性,但事实上,选择什么人做评论者和引用他们的哪些话就不一定是客观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暗示出作者的观点。例如: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