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的目的在于,把東亞共同演戏文化的幻朮在同一標准下進行分類,然后代幻术与其他的演戏、戏剧以及跳神(巫)结合后呈现的状态进行观察,最后把握以此呈现出的东亚三国(韩国...
本論文的目的在于,把東亞共同演戏文化的幻朮在同一標准下進行分類,然后代幻术与其他的演戏、戏剧以及跳神(巫)结合后呈现的状态进行观察,最后把握以此呈现出的东亚三国(韩国、中国、日本)幻术演戏的普遍性和在各国独有的特征。幻术是今天被称为 “魔术”的演戏,它是表演者使用多种多样的措施而导致幻视、幻听、幻觉等错觉的技艺。现有的幻术探讨大都局限于把作为散乐百戏的幻术看作是让观众们陷于错觉的骗术这一层面上进行论述。在本文里,更进一步,把称作 “幻术”之前的记录资料进行归拢,并且把非现实的、奇迹性的现象看作是幻术的重要因素。
关于东亚幻术的分类,不是根据演者的演戏技法,而是站在需求者的立场上看,一共分为七大种类。第一类,从无到有的演戏,包括用没有鱼钩的鱼竿钓鱼的“钓鱼”,把姜、大枣和黄瓜种下以后当场结出果实的“种瓜”、 从空花盆里取出药材的“圣话撮药”、 用空碗酿出酒的“撮米酒”、 从空箱子里变出牲畜然后放生的“撮放生”等空手变出物体的技艺,以及使之下雪的“桂树白雪”、 在地上划线变成河川的“划地成川”、 产生云雾的“云雾杳冥”等使环境发生变化的演戏。第二类,人或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演戏,包括飘在半空的“飞空”、 突然出现或消失的“遁术”、 出没自由的“鹅笼变幻”、 穿过某个物体然后发生移动的“入壶舞”和 “入马腹舞”、 在可看见的范围内使物体反复发生移动的“斗棋”等节目。第三类,人、动物、物体的样子发生变化的演戏,比如:含利(舍利)变化成鱼又变化成龙的“鱼龙曼延”,韩语论文网站,像“易貌”、 “分形”等使人的相貌发生变化,使字或画的颜色发生变化,使石头或沙子变成金钱的 “变金钱”等节目。
第四类是使人或动物受伤的演戏。第五类是把人或动物分解后又复原的演戏。这两类演戏是由汉代时从西域传来的酷刑幻术发展而来的。第四类里包括的幻术大多在文献里有所记录。在韩·中·日三国共同存在的代表性的种目有“吞刀”和“吐火”。在韩国,曾有过利用这一幻术危害他人的例子(献胜)。第五类,把人的肠子、舌头等身体的一部分切断后,可以像原先一样一点事也没有地重新贴回去(支解)的幻术,以及把已经切断的绸缎或绳子毫无痕迹地跟原先一样重新接好(断绢)的幻术,被绑得很结实的表演者瞬间解开绳子(自缚自解)的幻术等。
第六类,猜测观众的想法或未来的事的演戏。 即,表演者能看透对方的想法,或者预测即将发生的事。这是曾不受注目的一种幻术。并非出于咒术性的目的,而是通过演戏来实行的实例,在『英祖实录』里有所记载。此书里有个名叫朱永兴的人,他的心里幻术曾独一无二。第七类,两类以上的幻术相结合的演戏。这类幻术要产生使观众预测不到的变化,利用这些变化来构成幻象,因此有一定难度。从演戏本质的特性上很难对其进行分类。这类幻术有:表演者利用敏捷的手来自由地操作某个小物体的技艺(泥丸),利用铜钱来产生各种变化的技艺(钱戏)等。
中国汉代宫廷里的大规模幻术演出,为了突出剧场的结构或演出内容,曾使用“象形技”作为辅助节目。与之相区别的幻术则主要是利用像武术、杂技等同时带有演戏和故事的戏剧性表演(如假面戏、鬼神戏)的方式来突出人物性格。这样的现象在戏曲和戏剧题材里面可以看到。例如,中国的昆曲、京剧、川剧里的“变身”和“吐火”,日本歌舞伎里的“吐火”等。和中国、日本不同,韩语论文,韩国由于古代没有很发达的戏剧,因此在巫的跳神里面幻术得到运用。
幻术起源于巫术,之后方士、和尚为了显示自己的法力,增加了道术和法术的神秘色彩,从而使幻术的内容和技法得到发展。这是韩中日三国幻术的普遍性。此外,传教士和文化使团的交流也使幻术得到传播,它的根源便是汉代时被称为“西域”的国家。曾在韩中日三国共同盛行过的幻术种目有:鱼龙曼延、种瓜、遁术、入壶舞、吞刀、吐火等。但是这其中只有“吞刀”和“吐火”在三国有详细记载。这是因为吞刀和吐火如果没有参考神仙说话或志怪类小说的话,应是韩中日三国唯一共同喜爱的一种游戏。另外,由于三国都只选用与本国文化相符的幻术,所以幻术在各国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详细的内容已按照各国幻术的特征来进行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