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中韩建交19周年,随着中韩关系的快速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对韩国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在这种情况下,担负着为国家和地区社会及经济发展培养运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面临着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的韩国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坚实的韩国语基本功,并具有较强的韩国语交际能力,能够从事适应生产、服务、贸易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运用型专门人才的课题。 1高职韩语系就业近况据权威部门调查,中国韩国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为每年80-100万人左右,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这一数字正在逐年递增。相比之下,学历教育能够提供的相关技术人才却寥寥无几。在国内权威人才招聘机构发布的职位排行榜上,韩国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人气,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对韩国语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是未来几年最热门和最受欢迎的人才之一,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增长迅猛。高职类院校的韩语毕业生大部分就业于中小企业。而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对录用人员进行正式的岗前培训和再教育,而是希望应聘人员能够具备公司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甚至是身兼数职。其中具备一定的口笔译能力是用人单位对韩语系应聘者的一项基本要求。社会更加需要具有专业技能和运用能力的人才。 2高职院校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当前各大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韩语人才,发展方向不明确或缺乏目标性,没有与韩国语本科专业多以培养韩国语文学或语言的探讨型人才为主的情况区别开来。高职韩国语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越来越细化的社会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复合型韩国语人才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 问题二,韩国语教学处于以书本语法知识的学习为主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是缺乏实用性和现场感的纯课本知识,而不是与今后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实用型语言知识。事实上,这与眼下高职院校韩国语专业缺乏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实用性的专业教材不无关系。不少韩国语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到毕业时只学会了“哑巴”韩国语,不能直接与韩国人进行语言交流,更不用说进行专业性较强的商务谈判了。 问题三,课程和教学模式与现实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尤其是在技术发展迅速的行业,传统高校的学科教育已经很难适应目前的专业运用实际。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在我国,无论是大学本科还是高职院校,关于语言能力的评判基本上还是以考取相应的语言等级证书为主要参照,尽管语言等级测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考察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并不足以全面考察到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且往往会导致只重视考等级证而忽略实际运用的倾向。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韩国语教学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都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一边强调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另一边却还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南辕北辙,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问题四,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着比例、结构、层次等问题。由于近年来韩国语专业生源剧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韩语论文范文,直接导致师生比严重超标,韩国语教师总量与事业发展规模不相适应,矛盾比较突出。另外韩国语专业教师队伍中存在教师职称偏低,年轻教师比例过高的问题。不得不承认这部分教师普遍存在教学基本功薄弱、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就当前来看,与快速发展的韩国语教育事业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相比,师资队伍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总的来说,以培养实用型、运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韩语系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与实践运用严重脱节的问题。同时,在构成日常交流的最重要因素,即听、说、读、写、译这五大技能中,韩语系学生严重缺乏听说能力,在语言应用方面不能熟练地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非但从事不了同声传译等高层次口译工作或专业性较高的笔译工作,甚至连日常会话的翻译也显得力不从心,颇为吃力。 3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 3.1高职院校韩语教学应试倾向严重相关于本科层次的韩国语专业教育来讲,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在校学习2年半,最后一个学期采取实习的形式。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在两年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基本上还处于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严重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