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阅读写作对学习韩语的帮助 Pick to: long-term since, in the Korean language teaching, writing has been a weak link. In the teaching of intensive reading, because the input light output, writing is not given enough attention, not as a specific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the whole teaching. While the intensive reading course as a professional main courses, training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important way. To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in Korean, cannot rely solely on the limited writing training, but to make full use of teaching of intensive reading,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throughout the whole teaching of intensive reading.
摘 要:长期以来,在韩国语教学中,写作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以往的精读教学中,因为重输入轻输出,写作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作为一项特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而精读课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韩语写作能力,不能只依靠有限的写作课上的训练,而是要充分地利用精读教学,使阅读写作贯穿于整个精读教学中。
关键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韩语写作教学;精读课
一、引言 韩语精读课是一门专业韩语教学中综合教育型基础骨干课程,其基本任务就是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诸方面的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应用韩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阅读与写作是精读课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对于输入与输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阅读属于输入,写作属于输出,它们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所以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必须通过阅读加强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精读课可以接触到各类体裁和题材的文章,而且精读课本中的文章用词规范,句子长短和难易度符合学生的水平,便于学生模仿。在以往的精读教学中,因为重输入轻输出,写作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作为一项特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而精读课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韩语写作能力,不能只依靠有限的写作课上的训练,而是要充分地利用精读教学,使阅读写作贯穿于整个精读教学中。
二、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模式探讨由来已久,其中最流行的是从下到上模式和从上到下模式。前者认为,阅读过程是从书写符号到它们的听觉对等成分,再到发现它们表达意义的解码过程。这种模式认为,只要读者掌握了实体特征和形式特征就可以理解语篇。从上到下的阅读模式认为,阅读过程是重建意义的过程,而不是意义的解码过程,读者是阅读的中心,而不是语篇。语篇意义是从读者经历和语境中重建出来的。 以从下到上模式为基础的阅读教学过程通常是:首先讲解词汇,要求学生掌握词汇的发音,拼写,意义,以及一些习语、搭配等,然后要求学生熟练朗读语篇,最后逐句进行释义和翻译,直到课文的末尾。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只注重具体的语言项目和具体事实,而不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和结构布局。 以从上到下模式为基础的教学通常是泛读性的,老师让学生粗略阅读语篇,然后讨论语篇的宏观意义,主题意义,语篇结构等,然后就进入另一个语篇的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注重了宏观意义的捕捉,而忽视了基本语言形式的学习,结果就是学生的速读,跳读能力,捕捉语篇宏观意义,整体意义,主题意义的能力增强,但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经常出现单词拼写错误,语法结构错误,词汇搭配错误。 可见以上两个阅读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如何将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呢?“语篇略论 - 段落 - 句子- 词组 - 单词”的逆向性教学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逆向性教学法改变传统的以语法为主线,从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模式,转向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应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捕捉重要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在掌握文章段落大意和主旨的基础上再进行语法略论和词汇讲解及训练。
三、写作教学法 结果法与过程法是当前写作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措施,也是写作教学探讨中存在诸多争议的两种措施。结果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结果法认为写作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给予刺激,学生做出反应的过程,写作与语言知识相关。所以这种教学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的正确使用上。此措施通常要求学生在教师的严格指导和控制下从语法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比较自由的写作,具体表现为由教师提供范文进行略论、讲解,然后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最后老师进行评改、打分。 结果法的弊端在于它忽视了写作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从而缺乏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了解和认识:而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都是在老师的完全控制下完成,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 过程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主义理论,过程法认为写作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是群体间的一种交际活动;是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所以写作者必须通过写作过程的一系列认知、交互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过程法强调的是写作过程,提倡学习者的相互合作。此措施通常分为四大步骤:写前准备,写作阶段,修改阶段以及编辑阶段。写作过程中教师主要起辅助影响,重在开发学生的潜能。 过程法的弊端在于过于强调写作过程,整个过程比较费时。这种教学法确实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它忽略了学生在自由发挥之前需要各种范文进行模仿,掌握语法结构,并获得各种写作技巧。因为学生没有范文可参考,结果无法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写作文的技能,花费很多时间。 以上两种写作教学法各有优缺点,所以必须将两种教学法结合起来,才能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田朝侠提出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有限的课堂中采用结果法,在大量的课外时间采用过程法。 在课堂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结果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较多的范文,得到足够的训练,并随时掌握自己在语言准确性方面的进步。 过程法耗时多,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法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练习写作,并互相提供反馈、互相修改。这不仅能使学生有充裕的查找写作素材,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写作是一种输出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反复修改,而一篇文章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修改过程中作者所得到的反馈的作用。教师采用过程教学法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互相提供反馈和修改是非常必要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韩语论文题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