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5 Abstract 5 0 引言 9-15 0.1 探讨意义 9 0.2 探讨近况 9-11 0.3 探讨中的不足之处 11-12 0.4 理论基础 12-13 0.4.1 中介语理论 12 0.4.2 偏误探讨理论 12-13 0.4.3 比较探讨理论 13 0.5 探讨措施 13-15 0.5.1 问卷调查法 14 0.5.2 文献法 14 0.5.3 对比法 14-15 第1章 以卢干达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汉语语音偏误现象 15-26 1.1 声母偏误现象 15-17 1.1.1 舌尖后音 zh、ch、sh 的发音偏误 16 1.1.2 舌面音 q、x 的发音偏误 16 1.1.3 舌尖前音 c 的发音的发音偏误 16-17 1.1.4 舌尖后浊音 r 的发音偏误 17 1.1.5 舌根音 h 的发音偏误 17 1.2 韵母偏误现象 17-21 1.2.1 韵母ü的发音偏误 18 1.2.2 韵腹为 e 的韵母发音偏误 18-19 1.2.3 韵腹为 a 的韵母发音偏误 19 1.2.4 韵母 o 的发音偏误 19 1.2.5 韵母 i 的发音偏误 19 1.2.6 韵母 u 的发音偏误 19-20 1.2.7 韵音 er 的发音偏误 20 1.2.8 复韵母 uo、ou 的偏误 20 1.2.9 复韵母üe、ie 的偏误 20 1.2.10 复韵母 ia、ie 的发音混淆 20 1.2.11 复韵母 iu 的发音偏误 20 1.2.12 介音的丢失 20-21 1.2.13 鼻韵母发音的偏误 21 1.3 声调偏误略论 21-23 1.3.1 阴平调的偏误 22 1.3.2 阳平调的偏误 22 1.3.3 上声调的偏误 22-23 1.3.4 去声的偏误 23 1.4 其他偏误现象 23-26 1.4.1 变调 24 1.4.2 轻声 24-25 1.4.3 儿化 25-26 第2章 偏误原因 26-37 2.1 语音系统的作用 26-34 2.1.1 母语的作用 30-32 2.1.2 目的语的作用 32-33 2.1.3 英语迁移的作用 33-34 2.2 使用环境的作用 34-35 2.2.1 学习条件作用 34 2.2.2 教师作用 34-35 2.3 学习者自身因素的作用 35-37 2.3.1 动机和兴趣 35 2.3.2 性格和态度 35-37 第3章 汉语语言教学策略 37-47 3.1 语音教学的基本准则 37-39 3.1.1 频繁应用演示和模仿教学模式 37-38 3.1.2 遵循先易再难准则 38 3.1.3 鼓励与评价学生 38-39 3.1.4 两种语言对比略论 39 3.1.5 音形结合加深印象 39 3.2 相关语音教学的具体策略 39-47 3.2.1 声母教学策略 39-41 3.2.2 韵母教学策略 41-44 3.2.3 声调教学策略 44-45 3.2.4 轻声与儿化音策略 45-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1 致谢 51-52 附录 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