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V出”与韩语“V??”的语义对比[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在语言生活中,汉语“V出”及韩语“V??”都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复合动词,在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都存在相似性。不过,由于汉韩两种语言类型的异同,也呈现出一系列的不同。本文拟应用对比略论的措施,从共时平面对“V出”与“V??”的语义进行考察,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语义特征 动词类型 语义对比
  一、引言
  “出”和“??”在现代汉语韩语中可以单独作谓语,也可以与其他动词一起结合,作为复合动词的构成要素使用。本文讨论的“V出”句是由动词和趋向补语“出”组成的动补结构,“V??”句是由动词和辅助动词“(?/?)??”组成的动词结构。例如:
  (1)a.逐出家门。①
  b.??? ????.
  (2)a.整出花样。
  b.?? ?? ??? ??? ??.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汉语里的“V出”主要对应于韩语的“V??”。另外,“V出”还可以对应于韩语的“V??”。本文着重讨论“V出”和“V??”在语义特征方面的差异。
  在语法结构里,语义是相关于句法而言的。句法和语义紧密结合、表里相依:句法是属于显层的或表层的结构,语义是属于隐层的或里层的结构。因此,“V出”和“V??”的语义也必须由句法表示,才能掌握其语义。我们通过对“V出”和“V??”考察,发现谓语动词在“V出”和“V??”句中起着重要影响。即“出”和“??”与不同的谓语动词搭配时,直接作用“V出”和“V??”句的语义类型。本文主要研讨与“V出”和“V??”结合的动词语义特征,并通过对比略论,找出“V出”和”V??”在语义方面的差异。
  二、“V出”的语义略论
  刘月华(2017)《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将“V出”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分为两大类:1.趋向意义:表示通过动作,人或物体由某处所的内部向外部移动。2.结果意义:表示从无到有,由不清楚到清楚,由隐蔽到显露。但刘月华(2017)只说明了“V出”的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和句子结构特点,而没有说明与趋向补语“出”搭配的动词类型。所以本节的目的是考察趋向补语“出”与什么动词类型结合时,表示趋向义和结果义。
  (一)趋向义
  本文把“V出”趋向义分为具体位移趋向义和抽象位移趋向义。下面主要考察“出”与什么动词类型结合时,表示具体位移趋向义和抽象位移趋向义。
  1.具体位移趋向义
  具体位移趋向义:表示物理上的从里到外的移动。表趋向义时,“出”可以和下类动词结合。
  1)位移动词,如:“走、跑、冲、流、涌……”等。
  (3)她跑出了教室。
  (4)徽因、思成没有片刻迟疑,飞快地冲出院子,到了黑烟滚滚的街头。
  (5)潜水流出地面。
  (6)在被拉裂的部位,岩浆便沿着裂缝涌出地壳表面,冷却后就形成了岩墙,原有的海底被推向两侧。
  例(3)~(6)中的“她、徽因,思成、潜水和岩浆”都是施事,即动作的主体,“教室、院子、地面、地壳表面”都是位事,又是位移的源点。动作“跑出、冲出、流出、涌出”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即这些动词表示动作的主体(人或物)“自移”类位移。“自移”可以是自主的(动作主体[/有生][/有意识],如跑、冲……),也可以是非自主的(动作主体[-有生][-有意识],如流、涌……)。在“V出”句中,没有受动者,只有动作的主体―施动者。其中动作的主体和“V出”发生主谓关系,动作发生的源点和“V出”发生动宾关系,是“V出”的处所宾语。
  2)A类行为动词,如:“搬、抱、背、抓……”等。
  (7)陈兴兴从里间搬出那台检波仪。
  (8)产后11天要宴请亲友,母亲把婴儿抱出,放入摇篮。
  例(7)、例(8)中,“陈兴兴、母亲”既是位移的主体,又是动作“搬、抱”的主体。例(7)中的“里间”是施动者和受动者两者位移的源点,例(8)中没有出现位移的源点,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搬、抱”类动词,本无位移义,同“出”结合,具有“伴随位移”的语义特征,表示施动者和受动者通过某种动作从某处的里面向外面一起位移。施事多是[/有生][/有意识]的,受事不受此限制。其中位移的主体与“V出”构成主谓关系,受动者和“V出”构成动宾关系,是“V出”的受事宾语。
  B类行为动词,如:“投、扔、倒、泼…… ”
  (9)他毫不犹豫地倒出10多粒含在口中。
  (10)她把树枝扔出围墙,感到一身轻松空虚。
  上述例子中的“他、她”都是施事,即动作的主体,“10多粒、树枝”都是受事,即动作的对象。例(9)中没有出现位移的源点,因为受事宾语位移的源点对听话人来说是已知因素,位移源点可出现也可不出现。动词“倒出、扔出”具有[他移]的语义特征,它表示施动者的某种动作使受动者从某处的里面到外面的移动。两个例句中,动作的受事是“出”的主体,即位移主体是“V”的受动者,因为动作的“致使”驱动而产生了位移。动作的施事多是[/有生][/有意识]的,受事不受此限制。其中动作的主体“V出”发生主谓关系,位移源点和“V出”发生动宾关系。
  2.抽象位移趋向义
  抽象位移趋向义不表示物理上的从里到外的移动,而表示由基本义引申过来的用法,以及比喻用法,表示抽象的趋向义。例如:
  (11)大众史学增添了历史连接社会和大众的更多桥梁,有利于历史走出象牙塔、走出书斋,走进社会、走进大众。
  (12)突然间,他脑子里亮光一闪,豁然开朗,一种新构思訇然涌出。
  (二)结果义
  结果义:表示通过动作使事物从无到有,由隐蔽到显露。我们把 “V出”的结果义分为以下两大类:
  1.表示从无到有的结果义时,“V出”之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动词小类:   3)“制作”义动词,如“煮、造、制作、制造、缝制、磨……”
  (13)电动机械磨出来的粉、浆之细腻是石磨无法相比的,加之价格便宜,比较手推石磨的费时、费力,农民很快便废弃了石磨。
  (14)三十五年来,大连造船厂造出了我国第一艘万吨轮。
  以上例句中,“电动机械、大连造船厂”是动作的施动者。例(13)、(14)中,动词“磨出、造出”与新事物“粉、我国第一艘万吨轮”有动作与成事②的关系,“粉、我国第一艘万吨轮”是“V出”的结果宾语。
  4)“增加、消除”义动词,如“洗、擦、扫、刷……”
  (15)当晚,张爱萍就自己动手洗出了这张照片。
  (16)她把脸上擦出几道淡红。
  以上例句中,“张爱萍、她”是动作的施动者。例(15)、例(16)中,动词“洗出、擦出”与新事物“这张照片、几道淡红”有动作与成事的关系,“这张照片、几道淡红”是“V出”的结果宾语。
  5)“遗留”状态动词,如“穿、戴、裁、扮……”
  (17)他能把旧西装穿出无限风采。
  (18)一高一矮两个狱卒畏畏缩缩走过来扮出一副可怜状扑通跪下。
  以上例句中,“他、两个狱卒”是动作的施动者。例(17)、(18)动词“穿出、扮出”与新事物“无限风采、一副可怜状”有动作与成事的关系,“无限风采、一副可怜状”是“V出”的结果宾语。
  2.表示从隐到显的结果义时,“V出”之前的动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6)“言说”义动词,如“说、讲、答、提……”
  (19)他说出汉人们所受的委屈,和对洋布与洋人的厌恶。
  (20)她能生动地讲出老人的一生。
  以上例句中,“他、她”是动作的施动者。施动者通过动作“说出、讲出”使本已存在相关事务“汉人们所受的委屈,和对洋布与洋人的厌恶、老人的一生”从隐蔽到显露,从不清楚到清楚。“汉人们所受的委屈,和对洋布与洋人的厌恶、老人的一生”是“V出”的结果宾语。
  7)“感知”义动词,如“看、听、认、闻……”
  (21)大舅听出客人的语气急切,韩语论文范文,因而不便马上动问。
  (22)她辨认出所有汽车的品牌。
  以上例句中,“大舅、她”是动作的施动者。施动者通过动作“听出、辨认出”使人感知到已存在的事物“客人的语气急切、所有汽车的品牌”从隐蔽到显露。“客人的语气急切、所有汽车的品牌”是“V出”的结果宾语。
  8)“查找”义动词,如“查、搜、翻、找……”
  (23)她找出一打自己的名片。
  (24)外城守门兵士从他身上搜出毒药一包。
  例(23)、(24)中,“她、外城守门兵士”是动作的施动者。施动者通过动作“找出、搜出”使本已存在的事物“名片、毒药一包”从隐蔽到显露。“名片、毒药一包”是“V出”的结果宾语。
  (三)“V出”的语法意义与“出”搭配的动词语义类型归纳
  本文按照刘月华(2017)对趋向补语“出”语法意义的分类,把“V出”的语法意义分为趋向义和结果义。本节主要考察“出”与什么动词语义类型结合时,表示趋向义和结果义。下面将用表格形式归纳出“V出”的语法意义与“出”搭配的动词类型。
  三、“V??”的语义略论
  韩语语法律界没有“动补结构”这样的语法概念。一般把用在动词性成分之后的“??”称为“辅助动词”③,“??”作为辅助动词一般与自立动词④相结合,接在连接词尾?(?/?)的后面,如“????,????”等。崔健(2017)已经把“V??”结构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了。“表示从里到外的移动”即“V??”的趋向义;“表示动作行为持续进行到终点”大致相当于“V??”的完成义;“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即“V??”结果义。本节主要考察“??”与什么动词类型结合时,表示趋向义、结果义和完成义。
  (一)趋向义
  表示某人或某物从里到外的移动。“V??”表示趋向义时,一般与行为动词搭配。
  1.A类行为动词,如 “??(背)、??(抱)、???(搬)、??(拉,拖)”等。
  (25)??? ?? ???? ????.
  (秘书搬出了一个纸盒。)
  (26)??? ??? ???? ????.
  (警察把罪犯从法庭拖出去。)
  “V??”中的谓语动词都是动作行为动词,这一类动词有“??(背)、??(抱)、???(搬)、??(拉,拖)”等。“???、??”类动词,同“??”结合,具有“伴随移”语义特征,即主体和客体一起移动,如,施事:“??,??”,受事:“?? ???、??”,同时都是位移主体,施事是“自移”,受事是“他移”。“???、??”类动词,能表示两个同向位移的动体的施受关系及伴随的动作。施事多是[/有生][/有意识],如“??、??”,受事不受此限制。
  2.B类行为动词,如“??(倒)、??(踢)、???(扔)、??(打)”等。
  (27)???? ? ?? ?? ????.
  (小红把桶里的水倒出来。)
  (28)?? ?? ??? ??? ?? ???
  (他把球踢出场外。)
  上述例句中的谓语动词也是动作行为动词,这一类动词有“??(倒)、??(踢)、???(扔)、??(打)”等,有位移的“致使”性,同“??”结合,具有“他移”语义特征。动作的施事多是[/有生][/有意识]的,受事不受此限制。
  (二)结果义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使事物从无到有,从隐蔽到显露。此类“V”本无“位移”义,但是置于“??”前,就可以描述一种抽象的位移活动。表示“结果”义时,“??”主要与以下动词小类搭配。   1.“制作”义动词,如“???(作)、??(做)、???(泡)”等。
  (29)???? ??? ?? ?? ????? ?????
  (艺静用纸作出很多花样。)
  (30)???? ???? ?? ??? ????.
  (探讨员把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例(29)、(30)中,“??,??? ”是动作的施动者。例(27)、例(28)中,动词“??? ??,????”与新事物“?? ?? ???,?? ?? ”有动作与成事的关系。
  2.“查找”义动词,如“??(找)、???(翻)、????(查)”等。
  (31)?? ?? ??? ?????.
  (他翻出别人的缺点。)
  (32)???? ?? ????? ???? ????.
  (教授在土里找到了母乳的免疫成分。)
  例(31)、(32)中,“?, ??? ”是动作的施动者。例(29)例(30)动词“?????,????”与新事物“?? ??,?? ????”有动作与受事的关系。
  (三)完成义
  表示动作行为持续进行到终点。“??”表示“完成”义时,与其搭配的动词也必须执行“??”的“完成、实现、成功”的意义。
  1.心理状态动词,如“???(坚持下去)、??(忍住)、???(战胜)、???(实现)”等。
  (33)?? ??? ? ??? ??.
  (他把痛苦的时间熬过去了。)
  (34)? ??? ?? ??? ?? ??.
  (他战胜了病魔。)
  (35)??? ??? ?? ??? ??.
  (姐夫实现了事业梦。)
  例(31)~(33)中动作“???(坚持)、???(战胜)、???(实现)”的对象必须以“难处、难关”为前提,以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成功地完成某一件事为条件。其结果往往带着说话者的期待,有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指向性。 “V??”的动作对象必须带有自己的意志,由某种具体或抽象的行为影响,完成以及实现某事。例如:
  (36)?? ???? ?? ??? ??.(位移动词)
  (通过重重包围逃出来了。)
  (37)??? ??? ??? ?? ??.(行为动词)
  (劫匪打开了银行的金库。)
  (38)??? ??? ?? ?? ?? ??.(查找义动词)
  (小赫好不容易找到了来时的路。)
  (39)??? ?????? ??? ??? ??.(制作义动词)
  (姐姐勉强做出了草莓蛋糕。)
  从例(36)~(39)中可以看出,韩语论文网站,“V??”还可以和动作动词“????”,行为动词“??”,“查找”义动词“??”,“制作”义动词“???”等搭配,都表示动作行为持续进行到终点。其中,动作主体可出现可不出现,不过“V??”的动作主体一般都是[/有生][/有意识]。
  (四)“V??”的语法意义与“??”搭配的动词类型归纳
  本文把”V??”的语法意义分为趋向义、结果义和完成义。本节考察了“??”与什么动词类型结合时,分别表示趋向义、结果义和完成义。下面将用表格形式归纳出“V??”的语法意义与“??”搭配的动词类型。
  四、“V出”与 “V??”的语义对比略论
  通过前两节我们考察了“V出”和“V??”的谓语动词及其语义特征,下面将对比略论“V出”和”V??”在谓语动词和语义特征方面上的差异。
  (一) “V出”和“V??”语义共同点
  “V出”和“V??”表示趋向义时,可以和行为动词搭配;两者表示结果义时,可以和“制作”义动词、“查找”义动词搭配。
  1.“V出”和“V??”都表示趋向义。
  (40)a.警察把罪犯从法庭拖出去。
  b.??? ??? ???? ????.
  (41)a.秘书搬出了一个纸盒。
  b.??? ?? ???? ????.
  如上所述,“V出”和“V??”与“拖(??)、搬(???)”等行为动词搭配,并具有“伴随移”语义特征时,此时“V出”可以对应于“V??”,如上例中的“拖出去/????、搬出/????”。这一类动词有“??(背)、??(抱)、???(搬)、??(拉,拖)”等行为动词。
  (42)a.他把球踢出场外。
  b.?? ?? ??? ??? ?? ???.
  (43)a.他倒出了垃圾。
  b.?? ???? ????.
  如上所述,“V出”和“V??”与“踢(??)、倒(??)”等行为动词搭配,还具有[他移]的语义特征时,“V出”可以对应于“V??”,如上例中的“踢出/???、倒出/????”。这一类动词有“??(倒)、??(踢)、???(扔)、??(打)”等行为动词。
  2.“V出”和“V??”都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44)a.技术人员制作出了高强度的合金。
  b.????? ???? ??? ??? ??.
  (45)a.就算翻遍全市,也要把他找出来。
  b.??? ? ????? ?? ??? ????.
  如上所述,表“结果”义时,“出”和“??”都可以和“制作”义动词、“查找”义动词搭配,如上例中的“作出/??? ??、找出/????”。
  (二)“V出”和“V??”的语义差异点
  “V出”和“V??”表示“趋向”义时,“V出”还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而“V??”不具有[自移] 的语义特征。两者表示“结果”义时,“V??”比“V出”搭配的动词类型少。另外,“V??”还可表示“完成”义。   1.表示趋向义时,“V出”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而“V??”不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
  (46)a.她跑出了教室。
  b.*?? ??? ????.
  (47)a.潜水流出地面。
  b.*???? ???? ????.
  如上所述,“V出”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时,不能对应于韩国语“V??”。而且,“V出”可以和“走、跑、流、涌”等位移动词搭配,而“V??”不能与“??(跑)、(?・???) ???(流)”等位移动词搭配。
  2.表示“结果”义时,“V??”比“V出”搭配的动词类型少。
  (48)a.他能把旧西装穿出无限风采。
  b.*?? ?? ??? ???? ??? ????.
  (49)a.朱家臣听出了厚望和期待。
  b.*???? ?? ?? ???? ????.
  (50)a.当晚,张爱萍就自己动手洗出了这张照片。
  b.*?? ?,???? ???? ??? ?????.
  (51)a.她能生动地讲出老人的一生。
  b.*??? ??? ??? ???? ?????? ??.
  如上所述,“V出”可以与“遗留”状态动词,“感知”义动词,“增加、消除”义动词,“言说”义动词搭配。这些动词和“V出”搭配表示“结果”义时,不能对应于“V??”。而“??”不能与“遗留”状态动词,如“*????,????”;“感知”义动词,如“*????,???? ”;“言说”义动词,如“*????、?????”;“增加、消除”义动词,如“*????、????”等动词搭配。
  3.“V??”可表示动作行为持续进行到终点。
  (52)a.?? ??? ? ??? ??.
  b.*他把痛苦的时间熬出去了。
  (53)a.??? ??? ?? ??? ??.
  b.*姐夫实现出了事业梦。
  如上所处,“V??”表示“完成”义时,“??”可以和“???(坚持下去)、??(忍住)、???(战胜)、???(实现)…… ”等动词搭配,而“V出”不可以。
  五、结语
  本文主要应用对比略论的措施,从共时平面上对“V出”与“V??”的语义进行考察,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虽然两者在语义方面存在相同点,但是,由于汉韩两种语言类型的异同,因而呈现出一系列的不同。根据本文的略论,汉语“V出”和韩语“V??”的语义类型和语义特征,以及搭配的动词语义类型存在着诸多共性,也存在着些许异同。因为“V出”和“V??”都具有多个义项,因此对应的形式也比较多样。无论是汉语对应韩语,还是韩语对应汉语,都不是绝对的,根据说话人表达的异同和语境的异同,词之间替换与否也有异同,并没有明确的替换规则。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无法对“V出”与“V??”搭配的动词语义类型进行穷尽式的考察。本文只对“V出”和“V??”的语义进行了对比,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探讨中做进一步的研讨。
  注释:
  ①本文的汉语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语言学探讨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韩国语语料主要来自网络电子语料库http://sejong.or.kr.
  ②陈昌来(2017)认为在动作行为的过程中,从无到有产生或出现的新事物或新现象反映到句子的语义结构中就类聚为一个语义成分,一般称之为“结果”或叫“成事、成果”。
  ③辅助动词:是丧失或削弱了原来的词汇意义的动词。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从自立动词转来的。
  ④自立动词:具有独立的词汇意义,在句中能独立成为句子成分的动词叫自立动词。绝大部分动词都属于自立动词。
  参考文献:
  [1]陈昌来.论成事及其相关动词[J].汉语学习,2017,(3).
  [2]崔健.“n?ta/nata”(出)的语义考察[A].崔健语言对比论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7.
  [3]范晓,张豫峰等.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4]郭珊珊.“V出”及其相关问题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6]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7]朴仙玉.完了相 ??? ????‘???’? ‘??’? ?? 通r的 x究[J].????,2017,36,(1).
  [8]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探讨[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9]梁泳致.“动/出”句的谓语动词及其语义特征[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10]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17,(3).
  [11]???.???? {??}? {???}? ??? ?? ??[J].???,2017,101.
  [12]???.???? ??? ?????? ??[J].?????,2017,22,(3).
  (金玲 吉林延吉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13300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