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N”表人派生词的二语习得探讨[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X/N"表人派生名词,是汉语作为二语学习和教学的难点,二语学习者常出现偏误。词缀的命名与分类问题,又是现代汉语本体探讨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鉴于这两个原因,考察了"X/N"这一类表人派生词的二语习得情况。同时,为更好地展现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的共性、二语习得独有的个性,对儿童母语习得进行了对应的考察,作为参照。<br>  论文使用个案跟踪(包括二语者个案跟踪、母语儿童个案跟踪)、大规模群案测试(包括对二语者的测试、对母语儿童的测试)、教学实验法、访谈法,考察了"X/N"的二语习得特征(包括语言发展的普遍特征、二语习得发展的独有特征);并从第二...

"X/N"表人派生名词,是汉语作为二语学习和教学的难点,二语学习者常出现偏误。词缀的命名与分类问题,又是现代汉语本体探讨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鉴于这两个原因,考察了"X/N"这一类表人派生词的二语习得情况。同时,为更好地展现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的共性、二语习得独有的个性,对儿童母语习得进行了对应的考察,作为参照。
  论文使用个案跟踪(包括二语者个案跟踪、母语儿童个案跟踪)、大规模群案测试(包括对二语者的测试、对母语儿童的测试)、教学实验法、访谈法,考察了"X/N"的二语习得特征(包括语言发展的普遍特征、二语习得发展的独有特征);并从第二语言习得、偏误略论、普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解释了二语与母语习得的共性、二语习得的个性;并考察了派生构词法在现行经典国际汉语(儿童、成人)教材练习中的应用状况。总的来说,本文重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探讨措施,并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本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如下:
  第一,基于词间联想活动的个案跟踪和群案测试显示:在整个语言发展过程中,二语者与母语者呈现出一些普遍特征:(1)常用的提取法有亲属法(根据亲属关系进行词间联想,如"妈妈、爸爸")、职业法(根据职业身份进行词间联想,如"老师、警察")、前替换法(替换在前的语素、保留在后的语素,如"中国人、美国人")、后替换法(替换在后的语素、保留在前的语素,如"老师、老人")四种。(2)前替法的使用频数最高;这说明,后缀派生构词法的在词汇产出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学习时间只作用提取法的使用频数(如,初级阶段,使用前替换法1次:高级阶段,使用前替换法4次),但不作用提取法的连续产词数(如,无论是初级还是高级,前替换法连续产词数均为3个)。对比二语者与母语者,产词数量上:初级阶段,二语者多于母语者;而到了高级,情况正好相反,母语者多于二语者。这既归因于母语者的"词汇、提取法双习得"和二语者的"词汇单习得",也归因于母语者的"概念、音响形象双习得"和二语者的"音响形象单习得"。对比越、韩、英三类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发现:(1)在初级到高级整个发展过程中,提取法的使用频数上,英语母语者,前替、后替两法增长迅猛;越语母语者,仅后替法增长迅猛;韩语母语者,没有出现某种措施增长特别迅猛的现象。这是受到了母语构词法的作用:英语主要使用派生构词法,故在英语母语者的心理词汇中,汉语表人名词主要按前替换或后替换的方式组成网络。越南语名词采用"正/偏"式构词法,故在越语母语者的心理词汇中,汉语表人名词主要按后替换的方式组成网络。这种母语词法结构对汉语习得的作用,仅影响于较高级别的学习者。(2)韩语母语者对亲属法有很强的倾向性,在初级阶段尤为明显。这是因为,韩语的亲属称谓词系统比汉语、越语和英语都要庞大繁复,故在韩语母语者的心理词汇中,汉语表人词语更多地按亲属关系组成网络。这种母语词汇繁复程度对汉语习得的作用,主要影响于较低级别的学习者。
  第二,考察38个N的习得发展过程,发现二语者和母语者呈现出如下的共性:(1)关于同一个N,N1(实义,如"大哥"中的"哥")的习得早于N2(类化义,如"帅哥"中的"哥")的习得,或与N2同时习得;但N2的习得绝不会早于N1的习得。这说明,N的习得过程,是从实义向类化义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与N的语义泛化过程一致。(2)关于同一个N,N3(羡余义,如"孩子家"中的"家")的习得早于N2(类化义,如"音乐家"中的"家")的习得,或与N2同时习得;但N2绝不会早于N3。可见,N的习得过程,并不是从类化义向羡余义的发展过程。这与N的语义泛化过程相背。据此,对现代汉语本体中"N1(实义,词根)"、"N2(类化义,类词缀)"、"N3(羡余义,词缀)"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N1、N2、N3可能并不同族;换句话说,N的历时发展很可能并不是从"实"到"部分虚空"再到"完全虚空"的发展过程。论文认为,N1(实义)和N2(类化义)的确同源;但N1、N2(实义、类化义)与N3(羡余义)并不同源,它们很可能只是同形语素。
  第三,总结出38个N(包括内部小类:实义、泛化义、羡余义)的二语习得顺序。
  第四,考察"X人"词族的习得,发现:(1)"X人"词族的习得过程,是X从单音节向双音节甚至再到多音节的扩散过程(如从"老人"到"老年人"再到"中老年人"),这是发展的普遍特征。X扩散的起点,是某几个高频X,但二语者与母语者并不相同:二语者从"男、女、中国"开始扩散:母语者从"好、坏、大、小"开始扩散。(2)无论是汉语儿童还是二语者,在面对"X/N"词法模式时,更愿意选择自然度高的"人"作为"N",放弃自然度低的"员、者、子"等,如"*运动人、*读人、?疯人、*上班人"。自然度是"人"在多选竞争中战胜其它N(如"员、者、子"等)的原因。(3)过度类推泛化与语义透明度的凸显程度,可能是不同背景的二语者与汉语儿童都创造出"表人名词/人"偏误词(如"妈妈人")的原因。
  第五,"VP/者"的语素教学实验显示:(1)在即时条件下,有词法规则处理(接受式、发现式)与无词法规则处理(背诵式)对二语者学习"VP/者"都有促进影响,且影响相当。但在延时条件下,两种有规则的处理(接受式、发现式)仍然保留促进影响,但无规则处理(背诵式)的促进影响消失;两种有规则的处理中,接受式显著优于发现式。(2)事后访谈及略论显示:在即时测试条件下,尽管三种教学处理对产词的促进效果相当,但所产词汇的来源不同,被试在产词时进行的认知活动也不同。机械背诵主要促进"联结加工",少量促进"激活加工",不促进"创造性加工";而构词规则不但促进"联结加工",也促进"激活加工"和"创造性加工"。
  第六,使用Schmitt的词汇巩固策略理论,对5部经典国际汉语教材(儿童教材:《汉语乐园》、《轻松学汉语》;成人教材:《博雅汉语》、《汉语教程》、《中文听说读写》)的练习部分进行的考察显示:(1)儿童教材,没有使用"利用词根词缀"策略。(2)成人教材,"利用词根词缀"为低频策略。这说明,对词根词缀如何组合成词,教材练习重视不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韩语论文网站韩语论文网站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