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与汉语原位疑问词相关的三个问题:允准机制、句法移位及副词与疑问词的关联。<br>
对于原位疑问词的允准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原位疑问词本身是算符,在逻辑式隐性移位到辖域位置;第二种观点认为原位疑问词是变量,由处于辖域位置的疑问算符约束并赋予其疑问性质。我们称前者为“移位说”,后者为“原位说”。“移位说”是由Huang(1982)在管约论框架内提出来的,表层结构通过量词提升这一移位操作转化为逻辑式。“原位说”以Tsai(1994,1999,韩语论文网站,2017)的一系列探讨为代表,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这种观点更符合最简方案的经济准则,因为...
本文讨论与汉语原位疑问词相关的三个问题:允准机制、句法移位及副词与疑问词的关联。
对于原位疑问词的允准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原位疑问词本身是算符,在逻辑式隐性移位到辖域位置;第二种观点认为原位疑问词是变量,由处于辖域位置的疑问算符约束并赋予其疑问性质。我们称前者为“移位说”,后者为“原位说”。“移位说”是由Huang(1982)在管约论框架内提出来的,表层结构通过量词提升这一移位操作转化为逻辑式。“原位说”以Tsai(1994,1999,2017)的一系列探讨为代表,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这种观点更符合最简方案的经济准则,因为通过合并形成算符比移位更为经济。基于如下原因,本文支持“移位说”。
第一,汉语原位疑问词表现出阻隔效应。Wu(1999)发现如果焦点或量词成分统领原位疑问词,相应的句子不合格,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解释。此后,这种现象一直没有受到关注。最近,国外语言学界对日语、韩语、德语等语言的探讨(参见Beck1996a,b,2017; Beck&Kim1997; Ko2017等)表明,量词或焦点成分阻隔原位疑问词的逻辑式移位。阻隔效应被视为原位疑问词辑式移位的最有力的证据。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对比略论,本文认为Wu(1999)观察到的现象可以用阻隔效应来解释。本文更为全面地探讨了相关语言现象,首次明确地认为汉语疑问词确实表现出阻隔效应。阻隔原位疑问词移位的成分有弱式量词和焦点成分。
第二,原位疑问词与强式量词相互影响会产生辖域歧义。本文首先略论了May(1985)和Aoun&Li(1993)的辖域准则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逻辑式语链的辖域准则,该准则具有更强的解释力。逻辑式语链通过疑问词和量词的隐性移位产生,因此辖域歧义是疑问词逻辑式移位的证据之一。
第三,本文从预设的角度重新略论了疑问词的岛效应现象。基于对同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判断,“移位说”和“原位说”都把将岛效应视为各自观点的重要的事实依据。Tomioka(2017)认为只有原因特指问句预设的是真值命题而其它特指问句的预设都含有变量。本文对此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发现原因特指问句在句中没有明确的疑问对象。我们的探讨与Lin(1992)对语料的判断不谋而合,只有原因疑问词“为什么”不能在岛外得到解释。鉴于以上略论,本文认为岛效应与“移位说”和“原位说”这两种观点都无关。
基于以上证据,本文认同“移位说”。通过逻辑式移位与句法移位的对比探讨后,本文认为二者在移位动机和阻隔效应三方面存在异同。本文进一步略论了“原位说”存在的问题。“原位说”两个重要的事实依据是疑问词移位和疑问助词呈互补分布以及原位疑问词可以用作不定代词。然而,Bruening(2017)的探讨表明,疑问助词和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都与疑问词是否移位无关。因此,本文认为“原位说”对语言事实的概括不够全面,结论自然缺乏说服力。
副词与疑问词的关联情况非常复杂,副词对疑问句的合格与否及语义都会产生作用。本文探讨了“都”对疑问名词的量化及其句法实现问题。汉语传统语法律界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位于“都”左侧的疑问词用作全称量词;位于“都”右侧的疑问词依然是疑问用法。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讨,然而关于“都”和疑问词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经过事实略论和理论论证之后,本文认为与左侧成分关联时,“都”是周遍语,投射为功能语类DistP;与右侧疑问词关联时,“都”是IP的附加语,表“穷尽性”。“原位说”认为位于“都”左侧的疑问词用作全称量词能够证明汉语疑问词是变量,免费韩语论文,“原位说”这样略论显然无法解释疑问词位于“都”右侧的情况。
此外,本文还研讨了疑问词的句法移位现象。笔者认为,这种移位不同于英语疑问词的移位、日语疑问词的前置以及有定名词的主题化。相关文献的探讨和跨语言的证据表明,疑问词是句子的焦点,汉语疑问词经焦点化移位到句首位置。
本文的探讨为量词的分类提供了新的事实依据。Wu(1999)把汉语量词分为强式量词与弱式量词。笔者发现,弱式量词阻隔原位疑问词的逻辑式移位;强式量词与原位疑问词相互影响会产生辖域歧义。此外,本文借鉴Daniela(2017)对英语名词的探讨论证了汉语有定复数名词属于强式量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