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的思想是中韩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纲[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
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在中国,“和”的思想发端与阴阳五行学说,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指导着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指导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建立、维护与平衡发展;在韩国,我们仅从韩剧中就可以看到与中国“和”因子一脉相承的韩国“和”因子的无所不在。可以说,“和”的思想是中韩传统文化中最具作用力的精神财富,是中韩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纲。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和谐;中韩传统文化;精髓;总纲 [作者简介]余志勇,韶关学院旅游系副教授,硕士,广东韶关512017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7)02―0044―04 近年来,中国和韩国的学者都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精髓”的探讨和应用问题,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在这些探讨中,大多就某个方面的“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梳理和阐发,较少就“传统文化精髓”的整体进行归纳。本文在吸纳学者们可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和”的思想是中韩“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纲,以期奠定“和”文化在中韩传统文化中的指导性地位。不当之处,期待雅正。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的发端及其意义 什么是“和”?《中庸・天命》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对于“和”的权威定义。尽管在历史上,“和”思想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但是这个定义的内涵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历代学者仍然是沿着这条思路进行探讨和阐发的。 与其他中国学说一样,对于“和”的思想体系发端于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一向被视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两个基本的从属本体的概念。阴、阳的本义是指阳光的向背,向阳为阳,背阳为阴,以后又逐渐引申为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气候的寒冷与温暖,运动状态的躁动与宁静等。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形态构成并在阴、阳影响下发生、发展和演变着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同时,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方面,它们互为因果、相互依存、彼此消长并适时转化,对事物的产生至关重要。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和合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古代许多学科领域都与这种学说有关,例如中医学、天文学、气象学、化学、音乐学、宗教学等等,因此,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古老的根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极大地作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先哲思维活动中最富哲学味道的理论构想,是“古代中国人能够构想的最终原理”[1](p254)。 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引下,对于“和”的学说被中国古代各家学派当作最热门的课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其中,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以下简称“儒学”)成就最大,至于道家、佛家等其他中国古代学派也有不俗的贡献。 儒学一般被看作世俗的哲学,也有学者根据它后来的宗教化发展倾向将其称之为儒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最重要源泉之一。作为一种世俗的哲学,儒学注重参悟日常生活、人生哲学、社会秩序和自然状态,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内涵可谓博大深邃,意义可谓震古烁今,仅在中国主流社会统治就长达二千余年。在这二千余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学思想虽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内涵一直被传承着。众所周知,儒学的精髓首先在于对于人的思想,因为就其实质而言,“儒学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借以完善人的道德主体,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2]。因此儒学被理解或者注释为“人学”。但更为重要的是,儒学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家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对这些关系的强调,构成了以和合、和平、和诤、和谐等内容为核心的普世的伦理学,韩语论文,因此儒学又有“仁学”、“和平的学说”等代称。 今天,很多中国的探讨者对与“和”相关的思想及其价值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心的价值、至高的境界与理想,重视“和”或和谐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特点[3];“和合”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4]。“和谐”“是中华民族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5]。“和”、“和合”等观念是如此的被古今哲人所看重,因此有当代中国学者把“和合”理论总结为“和合学”,加以深入探讨,还提出了“宽容和爱是和合学的核心精神”等观点[6](p23)。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体系及其构成 对于“和”的思想,中国古代儒学乃至其他学派(道学、佛学)都有精彩的语言片段及相应的博大思想内涵。其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命题最有代表性,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体系的主干部分。 “和为贵”的命题最早出于《论语・学而》,其中讲“君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口号。西汉大儒董仲舒也有“德莫大于和”的提法(《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按照儒学等中国古代学派的说法,这些“贵和”思想要体现在各种关系的处理上。 首先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处理问题。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可见,儒学把仁、义、礼、智、信作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儒学坚持认为,家人父子,是人类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所谓“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礼记・礼器》)。对家庭的看重,特别是对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的梳理并由此建立起家庭人伦模式,是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体系的显著贡献。不过,在儒学看来,只重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家庭以外的君臣、上下、朋友等人际关系。儒学从家庭血缘亲情关系中引伸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的道德规范,并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为起点,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为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由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自然推及到个人与集 |
免费论文题目: